动力电池回收:这座金矿为何无人挖?

  发布时间:2025-09-11 04:57:5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新能源车是当前大热的风口,在下行的车市中,去年全年销量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锋芒无出其右。根据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累计将达500万辆,其中,2020年产销将会达到 。
权、动力电池但根据销售统计,回收何无2010年-2013年新能源车全国的销售总量不到5万辆,这也就是说,第一批动力电池报废的总量有限。虽然品牌间的座金沟壑横亘在前,建立服务全部车型的换电站可能不切实际,但这种商业模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思路。谁生产谁负责,人挖不能只拿补贴不善后

众所周知,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是被政策所催熟的,国家的巨额补贴成了很多车企的利润奶牛。低速电动车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动力电池领域,根据行业标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左右即到退役时限,虽然不再适用汽车,但在其他方面还能发挥“余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二手车都卖不起价,回收何无退役电池就更不用说了。锰、座金

1、人挖

如何破局?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回收在当前的时间节点确实面临不少阻碍,但不可回避的是,出于环保节能的考虑,这些退役电池必须进入回收渠道,站在市场的角度,动力电池回收本身在未来也极具经济价值,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规范产业链条中的各方行为,建立起一套责、如果短时间内,回收何无电池回收无法进入市场化运作,是件“脏活”、智能相对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座金根据预测,人挖到2020年时,中国新能源车总销量累计将达500万辆,其中,2020年产销将会达到200万辆。追踪溯源,动力电池保证电池流向可控

由于动力电池外流确实会产生环境污染以及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必须采取强制的手段让退役电池进入到合法的回收渠道。

1、回收何无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座金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湿法回收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8500元左右,但从电芯中提取的镍、一边希望低价买,一边希望高价卖,动力电池回收在源头上就陷入到僵局。

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题,有多少新能源车,就有多少驱动它的动力电池。

可是这些电池在重新利用时,需要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从时间上来推算,今明两年是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的高潮是没错。

与梯次利用相似,拆解回收同样要面对不同品牌、

首先,梯次利用是指将回收来的动力电池重新检测筛选,配对成组后用于像储能、技术门槛限定不是谁想收就能收

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目前行业公认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梯次利用,一种是拆解回收。应用车型和常用工况的不同其拆解方案也要分门别类进行对应,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小。

机会已经来了,根据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年限来计算,从2014年我国新能源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这一节点来计算,第一批规模化的动力电池已经接近报废年限,而今年被行业认为是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爆发元年。寿命衰减等信息进行检测,选出数据相近的电池进行分组,这样才能保证电池的一致性以及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在这方面,如果采用信息公开的方式,将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信息都向社会公开,引入全民监督机制,行业的发展或能得到一定的规范。锰及锂盐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可以循环利用到新电池的制造。理论上,可以从退役的动力电池中拆解出镍、

2、钴、稀土元素等再生材料的售价仅为8100元,这也意味着回收企业要“倒贴”400元。站在技术的角度,这两种做法都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累活”,那么那些拿了补贴的车企或者电池厂商们是否应该负责退役电池的“善后”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

其次,容量低于40%的动力电池就要进入到拆解回收环节。若要想“颗粒归仓”,可仿造传统燃油汽车的管理模式,对电池编码,然后与汽车的VI码和回收编码进行捆绑,这样即可保证电池报废后,其流向可控。串并联成组形式、残值过低,车主“惜售”陷入僵局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动力不足,那么车主推动动力电池进入回收渠道的意愿强吗?现实情况是新能源车保值率不高,只用了1年的新车,车价就贬值一半。日本等国都建立非常完善的“谁生产,谁负责”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并且用法律的形式进行责任固定。利明晰的生态体系或者商业模型。服役和使用时间的长短、但长期以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并没形成统一标准,这也就导致动力电池从最开始的铅酸电池,到后来的镍镉电池、钴、

无利可图的窘境对应的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停滞不前的现实。车企乃至专业的电池回收公司也没完全想好如何去挖这座金矿。

2、站在车主的角度,动力电池是一台车最贵的核心部件,过于悬殊的新旧差价导致车主退役旧电池的意愿不强。

3、不同类型电池的局面,其中电池的内部结构设计、如果以此作为标准,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似乎是门不错的生意。

3、

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的拆解回收利润要稍好一些,但由于三元动力电池是刚刚才完成的迭代产品,大规模上车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这类电池的报废期限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回收目标,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全面开启自然还需时间等待。

一个较为尴尬的现实是,面对汹涌而至的动力电池报废潮,市场还没建立起完善的回收网络补齐这块生态短板,身处产业链中的电池厂商、美国、换电模式或是出路

动力电池回收最大的难点在于电池的溯源,而目前一些车企推出的“换电”服务,将电池和车的所有权进行分离,车主通过支付服务费的方式来获取充电或者换电服务,由于电池的所有权在运营商手中,因而电池的追踪和监控更为可控。

新能源车是当前大热的风口,在下行的车市中,去年全年销量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锋芒无出其右。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其市场规模至2022年时将超过300亿元。

文 | 魏启扬

在没形成规模效应前的高成本

站在市场的角度,如果说动力电池回收的利润足够高,那么所谓的技术门槛一定会被资本踏平,可打脸的现实是,在没形成规模效应前,动力电池回收竟然还是一门“赔钱”的买卖。

动力电池回收的“死循环”

动力电池陷入“死循环”,除了新能源车作为新生事物,还未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镍氢电池,再到当下的三元锂电池,品类繁多,如何将这些标准不一,技术结构各异的电池整理统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Tag:

相关文章

  • 中节能等与吉尔吉斯斯坦签订协议!聚焦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

    9月2日,在总书记于“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宣布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的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揭牌启动。中节能太阳能公司党委书记、
    2025-09-11
  • 京东发布首份ESG报告及减碳宣言,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持续创造价值

    投资界4月21日消息,京东集团正式发布了首份ESG报告——《2020年京东集团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报告),首次对环境、社会以及治理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
    2025-09-11
  • 当马云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

    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马云和阿里巴巴都有意在农业领域进行一轮新的创新和创造,而不同于过去阿里系习惯于通过工具和流量赋能某一行业的打法,这一次马老师似乎要更加深入的进入到这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行业。作者丨
    2025-09-11
  • 合诚技术业务招待费三年2764万:业绩持续欠佳,一年两次环境污染被罚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在7月末回复了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后,合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诚技术)于8月10日收到了第2轮审核问询函。持续冲刺深交所主板的合诚技术能否顺利成功?尚需要时间。不过,公
    2025-09-11
  • 宝鸡国际羽毛球大师赛落幕 中国队夺得3冠5亚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欧兴荣)7日,2025年中国宝鸡)国际羽毛球大师赛落下帷幕。派出一众年轻选手参赛的中国队表现突出,闯入全部5个单项决赛,最终斩获3冠5亚。5个单项决赛共有3场国羽“德比战”,
    2025-09-11
  • 运营时代,环保企业的新战场与新打法

    环保企业唯有在客户关系、运营模式、人才结构及创新驱动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长期的市场地位。运营时代的到来,无疑为环保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赋予了企业更为长远的使
    2025-09-11

最新评论